我国数据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发布时间:2020.10.31来源:知乎浏览量:105次标签:数据治理

数据驱动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既充分释放了来自数据创造价值的潜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治理效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挑战。如何既促发展又保安全、既维护数据主权又保护个人隐私权、既推动创新又有效监管、既充分信任又防止套牢,正面临着一系列艰难的平衡。立足当前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数据流量和增量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呈现“反向剪刀差”。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尚未投入大规模应用之前,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各自所占有的数据存量基本上呈现为8:2的格局。但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所占有的数据流量、增量逐步呈现出“反向剪刀差”之势,市场部门采集和存储的数据,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超越政府部门。

(二)数字逐利驱动下的数据滥采和滥用形势愈发严峻,与数字向善渐行渐远。互联网平台和各类应用采用刷单等手段,套牢消费者、捕获监管者。2019年11月,谷歌公司(Google Inc。)被曝与美国第二大医疗服务供应商阿森松(Ascension)合作,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隐私数据,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健康记录、诊断史和住院记录等。

(三)政府数据平台缺位,商业数据平台错位。当前,电子政务的“老三难”问题,即网络联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在“放管服”改革和技术进步的“双管”推动下,已经有所改观。但是,政府数据质量不高、信息共享不足、业务协同不深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政府部门中针对数据的多头采集、多层采集、重复采集和过度采集问题依然同时并存,囿于缺乏数据比对、校验和统一脱敏的规则和机制,导致一个个“数据烟囱”鳞次栉比。

(四)数据与数据技术形成相互“喂养”关系,致使监管失灵。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虽然极大地方便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但是带来了新隐患。云计算已经成为新一代应用基础设施,也是各种数据汇集的平台。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类行为互动方式,尤其是被恶意算法滥用的人工智能正在严重侵蚀国家的治理能力。

(五)“数据贸易赤字”将成为长期挑战。近十余年来,全球数据以几何级数增长,数据流动和数据贸易的增长也不例外,其增长也呈现出几何级数的态势。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免费申请产品试用 免费试用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主题
您点击 “提交”,表明您已理解并同意接受本网站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