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人工智能治理的趋势

发布时间:2019.03.06来源:亿信华辰浏览量:113次标签:数据治理


这是人工智能(AI)驱动的自动化和自动机器的时代。自我改进,自我复制,自主智能机器日益普及和迅速扩大的潜力刺激了网络空间,地球空间和空间(CGS)中人类生态系统的大规模自动化转变。从各国看,越来越多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地将复杂的决策过程委托给这些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从给予假释到诊断疾病,大学录取到求职面试,管理交易到授予学分,自动驾驶车辆到自主武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各国的个人和实体采用:政府,行业,组织和学术界(NGIOA)。

个人和集体,这些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承诺和危险正在引起对人类未来的准确性,公平性,透明度,信任,道德,隐私和安全的严重关注 - 促使人们对人工智能设计,开发和部署。

虽然对任何颠覆性技术,技术转型及其相关变化的恐惧导致政府要求以负责任的方式管理新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调节人工智能等技术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挑战。这是因为虽然人工智能可以透明,变革,民主化和易于分配,但它也触及全球经济的每个部门,甚至可以将整个人类未来的安全置于危险之中。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有可能被滥用,或者它可以以不可预测和有害的方式对待人类 - 以至于整个人类文明都可能处于危险之中。


虽然有一些 - 急需 - 专注于道德,隐私和道德在这场辩论中的作用,但同样重要的安全往往被完全忽视。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 道德和隐私 准则是否足以 规范人工智能?我们不仅需要让AI透明,负责和公平,还需要关注其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

从各国看,安全风险在人工智能监管辩论中基本上被忽略了。需要了解的是,任何AI系统:无论是机器人,在单台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在联网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还是承载AI的任何其他组件,都会带来安全风险。

那么,这些安全风险和漏洞是什么?它从最初的设计和开发开始。如果初始设计和开发允许或鼓励AI根据其暴露和学习改变其目标,那么这些改变可能会根据初始设计的要求而发生。现在,人工智能有一天会自我改进,也会开始改变自己的代码,并且在某些时候,它也可能会改变硬件,并且可以自我复制。因此,当我们评估所有这些可能的情况时,在某些时候,人类可能会失去对代码或代码中嵌入的任何指令的控制。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 当人类可能失去对其开发和部署周期的控制时,我们将如何管理AI?

在我们评估多年来源于破坏性和危险技术的安全风险时,每种技术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使得监管程序变得相当简单和容易:只需跟进大量投资,就可以了解谁在构建什么。然而,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从根本上动摇了监管原则和控制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确定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人员,地点和内容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当前个人计算机(甚至是智能手机或任何智能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现在可以为人工的发展做出贡献。情报项目/倡议。此外,

此外,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可能参与任何人工智能系统组件的设计,开发和部署的各国个人和实体的数量庞大,将难以确定整个系统的责任和问责制。

现在,随着许多人工智能开发项目的开源以及开源机器学习库数量的增加,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些库或代码进行任何修改 - 而且没有办法知道谁做出了这些改变,及时对其产生的安全影响。因此,问题是当个人和实体参与任何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AI协作项目时,如何从监管角度识别和主动管理安全风险?

 

人们普遍认为,为了开发能够对人类造成生存威胁的人工智能系统,它需要更大的计算能力,并且易于跟踪。然而,随着神经形态芯片的发展,计算能力很快将成为一个非问题 - 消除了大量使用计算能力的跟踪能力。

另一个问题是谁在评估安全风险?因为无论人工智能的设计,开发或部署阶段如何,研究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是否具备进行广泛安全风险评估所需的专业知识?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 评估算法或任何AI系统的安全风险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有人有资格纯粹基于他们在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或硬件方面的背景来评估这些安全风险 - 或者我们需要具有完全不同技能的人吗?

承认这一新兴现实,风险集团与Subhajit Basu博士就风险综合提出了关于规范人工智能的亟需讨论。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免费申请产品试用 免费试用
相关文章推荐
  • 什么是数据治理?

    什么是数据治理?

    可用性指数据可用、可信且有质量保证,不会因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偏差,从业者可以放心地根据数据结果做业务决策;完整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11.01来源:知乎浏览量:134次

  • 物联网为什么需要动态数据交换

    物联网为什么需要动态数据交换

    物联网承诺为数据的创建和交换提供一个激动人心的未来,这些数据可以改变业务流程并推动下一轮创新。然而,在建立为这个新市场提供流动性的数据交……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01.15来源:亿信华辰浏览量:133次

  • 关于数据标准认识的几个误区

    关于数据标准认识的几个误区

    数据标准这个词,最早是在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的数据治理中开始使用的。数据标准工作一直是数据治理中的重要基础性内容。但是对于数据标准,不……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12.20来源:知乎浏览量:104次

  • 亿信华辰&东芝|拥抱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

    亿信华辰&东芝|拥抱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后,“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被定义为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离开生产数据采集,生产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05.10来源:亿信华辰浏览量:120次

  • 美国数据治理有何新动向?

    美国数据治理有何新动向?

    大数据时代,美国高度重视数据资源的战略价值,相继出台国家战略,落实配套措施,系统推动本国大数据发展。通过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完善个人信息和……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8.10.10来源:中国信息通信浏览量:133次

  • 什么是数据治理?

    什么是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是一个包含可用性,适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四向框架。它是由使用技术的利益相关者使用的一组流程,以确保管理和保护重要和关键数据。它……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8.11.16来源:互联网浏览量:140次

  • 数据治理是数据驱动业务的关键

    数据治理是数据驱动业务的关键

    如果数据不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那么收集再多的数据也毫无意义,但如果企业需要在数据中做出创新和创造价值,哪数据治理就显得非常关键。什么是数……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06.14来源:中培课堂浏览量:148次

  • 浅谈数据治理

    浅谈数据治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并广泛应用BI系统,数据治理的话题也在最近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讨论。有专家表示,只有建立了一定的数据治理体系,用户才……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20.06.19来源:CSDN浏览量:108次

  • 银行自身要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银行自身要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数字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银行必须依托科技支撑,加快和深化数字化转型,带动风控模式的改革创新。银行还需要着力于构建其自身……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10.29来源:知乎浏览量:167次

  • 数据安全问题引担忧 如何给用户一颗“定心丸”?

    数据安全问题引担忧 如何给用户一颗“定心丸”?

    信息化发展已经由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进入DT(Data Technology)时代,“数据安全与个人……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02.12来源:亿信华辰浏览量:108次

相关主题
您点击 “提交”,表明您已理解并同意接受本网站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