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从BERT看大规模数据的无监督利用

发布时间:2019.02.20来源:亿信华辰浏览量:231次标签:数据治理

在击败 11 个 NLP 任务的 State-of-the-art 结果之后,BERT 成为了 NLP 界新的里程碑, 同时打开了新的思路: 在未标注的数据上深入挖掘,可以极大地改善各种任务的效果。数据标注是昂贵的,而大量的未标注数据却很容易获得。

在分类中,标签表示训练示例所属的类; 在回归中,标签是对应于该示例的实值响应。 大多数成功的技术,例如深度学习,需要为大型训练数据集提供 ground truth 标签;然而,在许多任务中,由于数据标注过程的高成本,很难获得强有力的监督信息。 因此,希望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在弱监督下工作。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重新考虑弱监督学习的发展方向。 弱监督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仅使用有限量的标注数据,和大量的未标注数据,来提升各项任务的效果。

弱监督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用少量的标注数据,和为标注数据来有效地捕捉数据的流形。目前的一些解决方案在面对复杂的数据时,比较难准确地还原数据的流形。但是 BERT 通过大量的预训练,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因而,BERT 凭借对数据分布的捕获是否足以超越传统半监督的效果?又或者,BERT 能否有与半监督方法有效地结合,从而结合两者优势?

弱监督

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弱监督。第一种是不完全监督,即只有一个(通常很小的)训练数据子集用标签给出,而其他数据保持未标注。 这种情况发生在各种任务中。 例如,在图像分类中,ground truth 标签由人类注释者给出;很容易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图像,而由于人工成本,只能注释一小部分图像。

第二种类型是不精确监督,即仅给出粗粒度标签。 再次考虑图像分类任务。 期望使图像中的每个对象都注释;但是,通常我们只有图像级标签而不是对象级标签。

第三种类型是不准确监督,即给定的标签并不总是真实的。 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当图像注释器粗心或疲倦时,或者某些图像难以分类。

对于不完全监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给予少量的训练数据,并且很难根据这样的小注释来训练良好的学习 然而,好的一面是我们有足够的未标注数据。 这种情况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发生,因为注释的成本总是很高。

通过使用弱监督方法,我们尝试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这些未标注的数据。有两种主要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主动学习和半监督学习。两者的明确区别在于前者需要额外的人为输入,而后者不需要人为干预。

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

主动学习假设可以向人类从查询未标注数据的 ground truth。目标是最小化查询的数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标签的工作量。换句话说,此方法的输出是:从所有未标注的数据中,找到最有效的数据点,最值得标注的数据点然后询问 ground truth。

例如,可能有一个距离决策边界很远的数据点,具有很高的正类可信度,标注这一点不会提供太多信息或改进分类模型。但是,如果非常接近分离阈值的最小置信点被重新标注,则这将为模型提供最多的信息增益。

更具体地说,有两种广泛使用的数据点选择标准,即信息性和代表性。信息性衡量未标注实例有助于减少统计模型的不确定性,而代表性衡量实例有助于表示输入模式结构的程度。

关于信息性,有两种主要方法,即不确定性抽样(Uncertainty sampling)和投票机制(query-by-committee)。 前者培训单个分类器,然后查询分类器 confidence 最低的未标注数据。 后者生成多个分类器,然后查询分类器最不相同的未标注数据。

关于代表性,我们的目标是通常通过聚类方法来利用未标注数据的聚类结构。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另一方面,半监督学习则试图在不询问人类专家的情况下利用未标注的数据。 起初这可能看起来反直觉,因为未标注的数据不能像标注数据一样,直接体现额外的信息。

然而,未标注的数据点却存在隐含的信息,例如,数据分布。新数据集的不断增加以及获得标签信息的困难使得半监督学习成为现代数据分析中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问题之一。

半监督学习的最主要假设:数据分布中有可以挖掘的的信息。

总结

在深入了解弱监管的历史和发展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和改进潜力。数据标签成本总是很昂贵,因为需要领域专业知识并且过程非常耗时,尤其是在 NLP 中,文本理解因人而异。但是,我们周围存在大量(几乎无限量)未标注的数据,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提取。

因此,我们始终将持续利用这种丰富资源视为最终目标,并试图改善目前的监督学习表现。从 ULMFiT 等语言模型到最近的 BERT,迁移学习是另一种利用未标注数据的方法。通过捕获语言的结构,本质上是另一种标签形式。在这里,我们建议未来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 将迁移学习与半监督学习相结合,通过利用未标注的数据进一步提高效果。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免费申请产品试用 免费试用
相关文章推荐
  • 企业如何成功的实现数据治理?

    企业如何成功的实现数据治理?

    当下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数据,那么在做决策时就缺乏数据的支持,但是如果企业有了数据,不对数据进行治理,那么就无法充分有效……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07.18来源:知乎浏览量:123次

  • 数据质量问题根因分析

    数据质量问题根因分析

    说到数据质量问题的原因,做过BI或数仓项目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这是一个业务和技术经常扯来扯去、互相推诿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企业都会把数……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12.06来源:CSDN浏览量:205次

  • 一文讲透什么是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

    一文讲透什么是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有很多地方是互相重叠的,它们都围绕数据这个领域展开,因此这两个术语经常被混为一谈。此外,每当人们提起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20.07.29来源:今日头条浏览量:110次

  • 解锁数据治理:亿信华辰的数据治理工具引领风潮

    解锁数据治理:亿信华辰的数据治理工具引领风潮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然而,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一资产,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是企业面临的挑战。亿……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23.09.27来源:浏览量:147次

  • 您是将数据视为资产吗?

    您是将数据视为资产吗?

    您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是鼓励以数据为中心的文化,实现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性,以及了解数据对您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这是我们不断听到的一句话,……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8.12.28来源:数据治理浏览量:98次

  • “五方面发力”提升银行业的数据治理能力

    “五方面发力”提升银行业的数据治理能力

    随着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行开放银行模式以及相关监管政策逐渐落地,开放银行正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备受关注。……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9.11.29来源:知乎浏览量:111次

  • 数据治理为什么成为企业必备?

    数据治理为什么成为企业必备?

    基本概念什么是数据治理?答:又叫”数据管控”。引用《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一书给出的定义:数据治理是对数……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20.07.29来源:CSDN浏览量:161次

  • 什么是数据治理

    什么是数据治理

    什么是数据治理数据治理是指从使用零散数据变为使用统一主数据、从具有很少或没有组织和流程治理到企业范围内的综合数据治理、从尝试处理主数据混……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18.09.13来源:浏览量:133次

  • 保险行业怎样打造数据治理闭环?

    保险行业怎样打造数据治理闭环?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保险行业数据治理的心得,个人认为保险行业的数据治理可以作为标杆了。根据以下3点我们来了解下保险行业是如何打造数据治理的……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22.01.23来源:互联网浏览量:118次

  • 2022年,元数据管理的未来趋势——企业级元数据管理

    2022年,元数据管理的未来趋势——企业级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是一项和数据治理、主数据管理一样重要的功能,因为元数据管理是每一个这些准则的基础组件。元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元素和实体的定义,业务……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2022.02.24来源:浏览量:207次

相关主题
您点击 “提交”,表明您已理解并同意接受本网站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